蘋果2025秋季發布會前瞻 熱聞
又是一年秋風起,又到蘋果“收割”時!
(相關資料圖)
蘋果公司宣布將于太平洋時間9月9日上午10點(北京時間10日凌晨1點)在總部舉辦一年一度的秋季發布會,主題為 “Awe dropping”(令人驚嘆)。
距離發布會越來越近,關于iPhone 17、Apple Watch的傳聞已經滿天飛。
但對投資者來說,當市場還在討論新配色、吐槽攝像頭形狀時,我們必須看透每一毫米厚度變化背后的供應鏈變局,和每一個新增功能背后的生態陽謀。
今天,這篇內容不聊參數,只聊信號。
01
今年的iPhone,核心關鍵詞就一個字:薄。
首先,是新加入的iPhone 17 Air。據傳其厚度僅5.5-6.25毫米,將成為蘋果史上最薄的iPhone!
這絕不是簡單地把零件做小。這意味著材料科學、結構堆疊、散熱方案的全面革新。
而作為投資者應關注的問題是:
為了實現這種“變態薄”,蘋果付出了什么代價?又得到了什么?
這背后,可能意味著全新的主板堆疊技術、更激進的散熱方案,甚至是電池技術的微小突破。
每一個“微小突破”,都對應著供應鏈上某家廠商的崛起,和另一家的失落。
誰能進入這個新供應鏈,誰的財報就會先“硬”起來。
與此同時,它的市場表現,將直接決定蘋果下一個財年的盈利預測。
其次,是Pro系列的影像“軍備競賽”。
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,據說會長焦鏡頭將史無前例地升級到4800萬像素,并采用全新的“藥丸”狀后置模組。
別小看這個變化。
更高的像素、更復雜的結構,對鏡片、傳感器、馬達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。
對二級市場而言,每一毫米的厚度變化,都可能對應著產業鏈上百億市值的重估。
這背后,是光學龍頭們的“權力的游戲”。誰的技術路線被蘋果選中,誰就拿到了未來兩年的增長劇本。
02
如果說iPhone是蘋果的“招財樹”。
那可穿戴設備,就是它指向未來的“增長飛輪”。
今年的*個看點,是Apple Watch Ultra 3 的“衛星殺手锏”。
在沒有信號的荒野,手表也能發求救信號。這功能,用一次,就值回票價。
這聽起來很酷,但背后是蘋果對專業戶外運動市場的精準打擊。
這個功能,直接對標的是佳明(Garmin)等傳統巨頭的核心腹地。
一個功能的增加,可能會引發一個垂直賽道的估值重構。
而更具想象力的,是AirPods Pro 3 的“健康野心”。
傳聞中,它將首次植入入耳式心率追蹤功能。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信號。
當耳機不僅能聽音樂,還能持續追蹤你的健康數據,它就從一個“消費電子”,變成了“健康終端”。
蘋果的野心,從來不止于硬件。它真正想做的,是用硬件圈地,用服務和數據變現。
當耳機能持續監測你的健康數據,一個全新的、基于訂閱的健康服務商業模式,就有了基石。
好了,說到這里,我們梳理出了幾個潛在的投資方向:
iPhone變薄背后的新材料與精密制造。
攝像頭升級驅動的光學產業鏈。
可穿戴設備入侵專業運動與大健康賽道。
但,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:
公開的傳聞和發布會PPT,只能告訴我們“What”(有什么)。卻無法回答更關鍵的“Why”和“How”:
蘋果選擇這條技術路線,背后最核心的考量是什么?
這項新技術的良率和成本曲線究竟如何?這會如何影響毛利率?
它的真實用戶體驗,真的能支撐起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嗎?
這些,才是決定我們構建一個高置信度投資模型的關鍵。
當所有人都盯著發布會的PPT時,聰明的資本早已在尋找PPT背后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