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汝州:“問題豬”流向餐桌 監管疏忽是癥結
近年來,“染色饅頭”、“瘦肉精”、“地溝油”、“問題豬”等的惡性食品安全事件屢有發生,當關乎民生的食品安全問題一次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,國家開始加強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,并相繼出臺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,加大相應懲罰力度,對產品源頭采取監管、追溯、召回等一系列措施,企圖為國民營造安全、放心的食品環境??杉幢闳绱?,仍有一些地方和機構鋌而走險,公然從事違法之事。
近日,汝州市民向本網記者反映稱該市專業戶街的市場上有大量未蓋章的“問題豬”流通,而這種現象已出現長達數年,早已成為當地公開的秘密。
4月6日,本網記者跟隨舉報人來到現場——汝州市專業戶街。采訪時當地突降春雨,道路也很泥濘,但依舊沒有驅散該市場的交易繁忙之景。對整個市場的屠戶進行走訪調查后記者發現,市場上從事生鮮豬肉售賣的商販有七八家之多,且均未蓋免疫章,也沒有檢疫合格證明、肉類檢驗合格證明等證明文件。當記者問及“為何售賣未蓋章的豬肉”時,各商販眾口不一。
“屠宰場每天的屠宰量很大,不可能在豬身上每個地方都蓋章,有的是洗掉了”;“蓋章影響肉的美觀,但質量絕對沒問題,有問題的話可以拿回來退換……”
而據當地群眾反映,這個市場已經在這里很多年了,而公開售賣“問題豬肉”也早已成了當地公開的秘密,有的肉都把皮剝掉了。
“問題豬肉”都流向了哪些人的餐桌?
經本網人員深入的調查走訪和蹲點考察后發現,由于價格便宜,當地的問題豬很暢銷,銷路也很廣。除了老百姓的日常餐桌外,它還流向了更多地方:當地的大小型飯店、街頭鹵肉店、燒烤店……其中值得一說的還有當地的紅白喜事兒。
“像紅白喜事兒這種集體餐,沒人會關心它是不是安全衛生,更沒人關心這些食材的來源,對于主事兒方來說,購買食材選擇的標準肯定是越便宜越好,所以問題豬不怕沒人買。”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。
如此的公然售賣,如此的“明知故買”,其中的安全隱患,可想而知。
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不得進入市場
由于豬肉生產涉及養殖、批發、屠宰、配送和銷售等多個環節,所以國家對每個環節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。國家《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》規定,銷售需要檢疫、檢驗的肉類,應當提供檢疫合格證明、肉類檢驗合格證明等證明文件,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不得進入市場銷售。
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:人手不夠 也有體制因素
在汝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,本網人員試圖就此事采訪局長呂春雨,該局長以“到市政府送文件”為由離開,后該局辦公室常姓主任接受了記者的采訪。
“肉類流通環節的安全問題確由我們監管,但目前單位人手不夠,不可能處處兼顧,監管缺失也是情有可原。”該局長如是告訴本網人員。“當然也有體制方面的因素,希望媒體理解。”
隨后常主任聯系該局主管副局長陳志偉做進一步采訪,說下鄉回不來,回來調查后回復;4月8日,記者再次以短信方式聯系局長呂春雨,無果;常姓主任承諾會對此事進行調查并及時給予記者相關回復,終未果……截止發稿本網未能收到該局的任何回復。
后記:
豬肉食品安全事故的屢次發生,昭示了加強豬肉食品安全監管的必要性和緊迫性。問題豬肉流向老百姓的餐桌,不僅讓人氣憤,更讓社會蒙羞。保證食品安全,政府監管部門是主角,當局在食品安全機制上還需要不斷健全完善,形成長效監管機制。
本網記者提醒廣大消費者,購買豬肉要記得查看兩證兩章:《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》、《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》;肉品品質檢驗合格印章、動物產品檢疫合格印章。只有兩章兩證齊全的肉才是可出售可放心食用的“放心肉”。
針對此事的后續,本網將會繼續關注……
本文來源:中國商務新聞網
- ·汝州公安局司機醉駕報廢套牌車市區飆車撞死母女兩人后逃逸(2016-02-15)
- ·汝州天瑞員工離奇死亡28天 家屬維權無門(2016-02-21)
- ·網曝:河南汝州市公安局一副大隊長涉嫌插手經濟糾紛(2016-11-14)
- ·河南內鄉縣一企業老板被非法拘禁 相關部門涉嫌瀆職(2016-03-24)
- ·河南滑縣:賓館客房銷售三無食品,食藥局推托慢作為(2016-04-08)
- ·河南省長葛市九年義務教育生均經費使用違規賤民意(2016-04-12)
- ·元明資本助力河南打造國際化大健康產業集群(2016-05-26)